sorgho
Comment concevoir qu'il y ait des espaces, le temps, des êtres
Qu'il y ait un monde, des couleurs, des sons
Des mouvements, des métamorphoses,
Qu'il yait quelque chose, oui, qui relie tout cela ?

Faust
Fernando PESSOA


Related Topics
(in English)
相关主题
(中文)

基因工程生物会导致“基因污染”吗?

kjzg

唐善 •  安东

最近,我们提出了一种方法来评估传播能够 改变 动物物种(尤其是昆虫)进化的基因构造的潜在危险。直到2000-2010年代,用能够促进自身传播的遗传元素随意改变自然种群仍然只是一个梦 想。今天,随着CRISPR技术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现实。如果一个特定的DNA片段被合成,整合到几十个个体的基因组中并被释放到一个自然群体 中,那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个群体可能会100%携带这个DNA片段:这就是基因驱动。已经开发了两种方法:一方面,培育一种突变,使任一性别 的个体完全不育或不能生存,以实现有关种群的灭绝;另一方面,培育基因,使个体具有所需的特征。潜在的应用有很多:使蚊子不能传播疟疾,完全消除 携带疾病的蚊子,消除农作物中的害虫,消除吃新西兰特有鸟类蛋的啮齿动物,使入侵的植物减少入侵,修改濒危物种以防止其灭绝,等等。然而,正如巫 师学徒所了解的那样,基因构造可以逃脱其预定目标。因此,知道如何评估事故发生的概率是至关重要的。这 就是我们提出DRAQUE概率的原因,它表 明,在我们知道如何处理正常的事故之前,我们当然应该避免在自然界传播基因驱动的进步。


几年前,一些杂志引发了一场关于基因工程玉米的白热化争论,认为基因工程玉米中的基因会扩散到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但 是,对生物体之间基因转移的研究还远远没能够证明这种风险的存在。然而,生命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能完全预料在生物领 域我们进行某种活动时将会得到什么结果

墨西哥政府表示从美国输出的玉米已经扩展到墨西哥的玉米田中,一份玉米研究会的报告指出,基因的交换会改变墨西哥玉米的多 样性。图为一位农场业主手捧转基因玉米。

动植物驯化的新途径-基因工程生物(GMOs)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是区分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一 般说来,农业革命主要包括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的产生。驯化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动物或植物的遗传特征,使之更符合人类需求 的过程。换句话说,驯化其实是对动物或植物的遗传特征加以人工选择,保留合乎人们意愿的特征或者消除不合人们意愿的特征。自 然界中本来就存在“适者生存”的“选择”,但是自然选择作用于所有的生物,具有相对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驯化与遗传紧密联系。遗传学的发展是驯化技术发展的基础。

  我们现在知道, DNA是遗传特性的载体,它是由4种化学物质随机排列组成的长链,这些化学物质的排列顺序与DNA在细胞中的基本功能相匹配。细胞中的所有DNA,也就是基因组,基因组中 写有指导细胞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该如何行动的指令——遗传程序,有如一本指导如何做菜的食谱。细胞的其它部分就像计算机,它们 能够按照环境提供的线索阅读并解开(部分)遗传程序,使生物具有维持自身、繁殖、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以及保护自身不受侵害等 功能。每个基因和基因组中的其他成分以及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特定的生物学性状。传统的驯化就是纯粹基于生物所表现出的特性 —表型(间接地作用于其基因组)进行选择。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剪切与粘贴”DNA序列,创造出人工基因。然后这些“基因工程”所产生的基因可以通过 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生物体的染色体,这个过程称为“基因转移”,携带这些外来基因的生物就被称为“基因工程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俗称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是传统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因工程生物的诞生标志着以基因为基础(直接地作用于其基因 组)的性状选择的开始。

  基因工程加速了农业上的新变种培育,引起了所谓的“绿色革命”。但是由于基因工程生物中存在外来基因的引入,人们觉得 基因工程生物(实际上是针对基因工程植物,奇怪的是通常不是基因工程动物)是可怕和危险的,会造成“基因污染”,破坏生态环 境中的基因库(群体遗传学名词)。

  我们将从科学角度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以下四个方面的讨论:

   ※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驯化和传统驯化的不同
   ※不同物种生物间的基因转移
   ※驯化生物和未驯化生物间的基因转移
   ※驯化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1、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驯化和传统驯化的不同

  传统驯化中,育种学家先辨别出某一(生物)性状,然后通过杂交育种等常规技术把作物中的这种性状转移到另一作物品种中 去。如此经过许多代才能真正培育出一个品种,就植物来说,通常一代就要一年的时间。而在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驯化中,人们通过 基因工程先分离克隆到编码某一优良性状的特定基因,然后在体外进行操作,通过一种载体将这一基因导入某一作物品种,从而大大 加快了品种改良的速度。而且,在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驯化中,人们不仅可以从同一种植物(或相关的植物)中选择感兴趣的基因, 还可以从完全不相关的生物体(如细菌、别的植物等)中选择所感兴趣的基因,甚至使用完全人造的基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想分离到一种能抵御昆虫的植物,那么我们可以杂交选育植物(用一种聪明的方式)直到我们找 到一株可以抵御昆虫的植物(但这肯定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因为它需要一点点的作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需要至少两代来稳定);我 们也可以鉴定出表达产物可以杀死昆虫的基因,从别的植物、动物或者是细菌中提取出这些基因,最后导入这种植物中。传统驯化中 的杂交是整个基因组之间的重组,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物种,如马和驴杂交产生了骡子。而在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驯化中,只有一个或 一些基因被导入生物体中,并不会导致物种的改变。由于基因工程生物不仅能够用亲本中原来已存在的基因进行重组,而且能够用引 自别处甚至是完全人造的基因,这比传统的杂交范围广泛的多。

  很多人认为基因工程生物毕竟是一种“杂种”,心理上难以接受它们。这种心理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传说中的龙,在欧洲 人们看来其实活脱脱就是一种“杂种”,令人害怕。有人就曾这样描述“龙的角似鹿,头如驼,眼睛如兔ÿÿ耳朵像牛”。然而中国 人却视龙为“神物”,因为它综合了许多动物中最神奇的部分。

  不过我们对于基因工程生物还有很多研究得不甚清楚透彻的方面,这是引起人们激烈讨论基因工程生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不同物种生物体之间的基因转移

  当人们讨论基因工程生物的影响时,他们通常认定在基因工程植物和野生植物之间存在着基因转移。生物世界中基因转移真的 普遍存在吗?

  自然界中很多过程涉及基因转移,例如接合、病毒感染、DNA转化,逆转座等等(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其实是人工的基因转 移)。特定的病毒、噬菌体以及细菌的性征使得细菌之间的横向基因转移尤其多见。而且,在细菌的转化过程中可以直接吸收外界 DNA。尽管在很久以前科学家已经发现细菌内也可以发生基因的横向转移,但直到最近人们才认识到此现象的重要意义。这些基因 转移现象正被用于在实验室中进行同源生物体间的基因转移。但是,我们对横向转移的起始并不了解,对于细菌间基因转移的程度人 们仍在进行激烈的讨论[10]。而至于诸如细菌、古细菌(Archaea)(无核的单细胞生物)及真核生物(有核生物,如动 植物)三界间的基因转移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几乎一无所知。

  由细菌到真核生物的基因转移现象也比较频繁。这种自然现象最早曾被用来生产转基因植物。一些细菌有一个特殊的将基因转 入到植物中去的系统[24]。但奇怪的是,除了那些来源于内共生细菌和蓝细菌,导致线粒体和叶绿体生成的基因外,植物体内并 没有相对较大范围的细菌基因入侵。而且,并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细菌基因已经入侵植物界,例如抗生素合成基因。这可能反映了不 同生物界都有一种固有的保护自己免受外源基因入侵的方法,这种现象在植物抗病毒反应中有明显反映。

  相比之下,自然条件下由真核生物(如动植物)到细菌的基因转移罕见,一般仅以约每百万年一次,甚至每千万年一次的频率 发生。虽然在原核生物中发现了真核生物所特有的合成和代谢物降解中起作用的酶[20],但是如果横向转移发生了,那肯定是要 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时期的,而且可能发生在进化的初期(尤其可能是在氧气刚刚成为地球的主要污染物的时候[21, 22])。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菌中的一个酶是来自宿主动物细胞的,并以此推测自然界中存在由真核生物到细菌的基因转移。然而近来的证据确凿 证明了事实并非如此 [14][15]。过去认为,生活在剑鱼(swordfish)肠内的荧光细菌是从它们的寄主那儿通过横向转移获得铜SOD的,因为那时只知道在细菌中只有锰SOD和铁 SOD存在。然而新近的研究发现铜SOD也可以在病原菌中存在,事实上在革兰氏阴性菌中普遍存在[16-18],因此荧光细 菌中的铜SOD也可能源于多样性进化,在这种情况下区分横向转移和多样性进化就变得困难起来。真核细胞内含有不同的细胞器如 线粒体、叶绿体等。这些共生的细胞器可以将其基因缓慢地转移至其宿主细胞的核基因内。即使在这样极端封闭的环境内,细胞器将 其基因转移至宿主细胞的核基因内也大概需要一亿年。这些现象表明,即使两个有机体紧密相邻,其间稳定的基因转移也非常罕见。

  一般认为,基因的稳定横向转移与持续的异常环境条件(选择压力)密不可分,这个环境条件包括基因组环境及自然环境。由 真核生物(如动植物)到细菌的基因转移罕见可能与真核基因难以在细菌(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中表达有关。如果基因转移后其产 物不能有效地行使功能,这种基因转移也就没有选择优势。

  3、驯化生物和未驯化生物之间的基因转移

  人们发现遗传学的时候就将其原理运用到了动植物驯化中。在这之前,驯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33],驯化生物和他们 的野生型亲本之间有很多的远缘杂交。然而,尽管原则上说基因能够双向自由移动,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之产生什么重要影响。如果真 是这样的话,那么没有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驯化生物早就应该在地球上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些杂志引发了一场关于基因工程玉米的白热化争论,认为基因工程玉米中的基因会扩散到环境中[34]。然而这还远远没 得到证实。即使能得到证实,这种基因扩散造成的影响也是极低的[35]。现代农业对环境的影响确实很巨大,然而这并不是基因 流动引起的,而是由于对野生生物的捕猎、化学肥料的使用以及蓄意用驯化生物代替野生动植物等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因素的 干扰使人们难以单独评估基因工程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关于基因流动有很多文献记载,但是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任何重要的基因转 移的存在:目前为止狩猎活动和植物砍伐仍是驯化基因取代野生基因最有效的途径。实际上这个领域所开展的实验研究还很少。

  一些研究发现驯化植物和野生植物之间会发生杂交,从而存在从驯化植物到野生植物的持续基因流动。杂草是这种情况发生的 最典型的例子,这是因为杂草避免人类砍伐的唯一途径就是尽可能地模仿栽培植物的表型。然而没有研究表明远离大田的地方还可以 观察到这种转移。

  人们比较了驯化树种的祖先和目前丰富多样的树种,研究发现它们缺乏相似性。这对驯化树木更容易在野外存活的观念提出质 疑。基因组序列的知识将在不久的将来帮助我们阐明这个问题。

  4、驯化物种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人类驯化动植物已经有10,0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起始于野生动植物的杂交育种是非常普遍的,这从狗这一最早被驯化 的动物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38]。因此,整个新石器时代驯化物种与野生物种之间发生了显著的基因流动。但是,随着 驯化的发展, 通过人工选择而保留下来的特性越来越难适应野生环境。并且在缺少某种特定的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基因流动减少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代驯化的草种的祖先至今仍然存在的问题 [39]。事实上,如今许多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并不能在野外存活。所谓生物入侵引起的许多问题可能是由于野生型的物种适应了新的生物小环境,例如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污染或 偶然事件引发的物种引入。(与世隔绝的小岛或是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大陆尤其是如此,后者就曾被欧洲的大量物种入侵,后果严重 [40-44])。

  人类希望通过驯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培育出某种特性得到增强的生物。例如,马就被驯化成许多不同的品种:有赛马、肉马 和专门用来干活的马(随着机械化的到来已经逐渐消失了)。 同样,有的牛被驯化为奶牛,有的则被驯化为肉牛。动植物也可能受到特定的生态环境(例如高山)的选择而拥有了一些特定性状。其实这些驯化动植物面临的主要危险并不是和野生 型物种之间的基因混杂,也不是它们自身对人类所构成的危害,而是由于不能为养殖/种植者带来经济效益而被淘汰。然而这些驯化 物种却代表了经过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的人类辛苦劳动才选择下来的非常重要的基因库。保持这些驯化动植物的基因资源是一项具有 挑战性的工作,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建立特殊的基因库和/或提高养殖/种植者的收入来达到[45]。

  告诫:生命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

  所有这些都似乎在告诉我们,基因工程生物应该说并不会引起一些媒体所渲染的“基因污染”。不过,我还是要以一段告诫来 结束这篇文章(这告诫适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人工选择,包括传统驯化)。

  生命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预料我们在这个领域进行某种活动时将是什么结果。基因组是提供生命有机体所 需的发育、生存、进化的一套完整文本,但是仅从基因组序列预测所有的生命活动是不可能的[46]。人们可以把细胞及其遗传程 序想象成计算机及其程序。这个特别的计算机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它通过程序进行密码解译和修饰,为自身活动提供了恰当的指令。 由于程序的运行有赖于执行程序条件的数据,在细胞中即整个基因组和内环境、外环境,原则上,我们永远不可能准确预测特定遗传 程序的具体产物。而执行程序中,很微小的差别就能产生巨大的结果。所以,当研究涉及生物体时,我们应永远牢记生命的不可预测 性。

 References

1. Danchin A: The Delphic boat. What genomes tell us. Cambridge,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 Ordon F, Friedt W, Scheurer K, Pellio B, Werner K, Neuhaus G, Huth W, Habekuss A, Graner A: Molecular markers in breeding for virus resistance in barley. J Appl Genet 2004, 45:145-159.
  3. Rothschild MF: Porcine genomics delivers new tools and results: this little piggy did more than just go to market. Genet Res 2004, 83:1-6.
  4. Danchin A, Medigue C, Gascuel O, Soldano H, Henaut A: From data banks to data bases. Res Microbiol 1991, 142:913-916.
  5. Yokoyama K, Doi Y, Yamane K, Kurokawa H, Shibata N, Shibayama K, Yagi T, Kato H, Arakawa Y: Acquisition of 16S rRNA methylase gen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Lancet 2003, 362:1888-1893.
  6. Dzidic S, Bedekovic V: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emerg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ospital bacteria. Acta Pharmacol Sin 2003, 24:519-526.
  7. Medigue C, Rouxel T, Vigier P, Henaut A, Danchin A: Evidence for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n Escherichia coli speciation. J Mol Biol 1991, 222:851-856.
  8. Weinbauer MG, Rassoulzadegan F: Are viruses driving microbial diversification and diversity? Environ Microbiol 2004, 6:1-11.
  9. Futterer O, Angelov A, Liesegang H, Gottschalk G, Schleper C, Schepers B, Dock C, Antranikian G, Liebl W: Genome sequence of Picrophilus torridu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fe around pH 0.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4, 101:9091-9096.
  10. Kurland CG, Canback B, Berg OG: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a critical view.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3, 100:9658-9662.
  11. Carlson CR, Kolsto AB: A small (2.4 Mb) Bacillus cereus chromosome corresponds to a conserved region of a larger (5.3 Mb) Bacillus cereus chromosome. Mol Microbiol 1994, 13:161-169.
  12. Nitschke P, Guerdoux-Jamet P, Chiapello H, Faroux G, Henaut C, Henaut A, Danchin A: Indigo: a World-Wide-Web review of genomes and gene functions. FEMS Microbiol Rev 1998, 22:207-227.
  13. Nielsen KM, Bones AM, Smalla K, van Elsas JD: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from transgenic plants to terrestrial bacteria--a rare event? FEMS Microbiol Rev 1998, 22:79-103.
  14. Cornish-Bowden A: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s from swordfish and Photobacter leiognathi confirm the predictions made from the compositions. Eur J Biochem 1985, 151:333-335.
  15. Bannister WH, Bannister JV, Barra D, Bond J, Bossa F: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the copper/zinc enzyme. Free Radic Res Commun 1991, 12-13 Pt 1:349-361.
  16. Wilks KE, Dunn KL, Farrant JL, Reddin KM, Gorringe AR, Langford PR, Kroll JS: Periplasmic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meningococcal pathogenicity. Infect Immun 1998, 66:213-217.
  17. Dunn KL, Farrant JL, Langford PR, Kroll JS: Bacterial [Cu,Zn]-cofactored superoxide dismutase protects opsonized, encapsulated Neisseria meningitidis from phagocytosis by human monocytes/macrophages. Infect Immun 2003, 71:1604-1607.
  18. Farrant JL, Sansone A, Canvin JR, Pallen MJ, Langford PR, Wallis TS, Dougan G, Kroll JS: Bacterial copper- and zinc-cofactored superoxide dismutase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salmonellosis. Mol Microbiol 1997, 25:785-796.
  19. Klotz MG, Klassen GR, Loewen PC: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catalases. Mol Biol Evol 1997, 14:951-958.
  20. Baker ME: Evolution of mammalian 11beta- and 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s-type 2 and retinol dehydrogenases from ancestor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nd evidence for horizontal transfer of a eukaryote dehydrogenase to E. coli.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1998, 66:355-363.
  21. Watts RA, Hunt PW, Hvitved AN, Hargrove MS, Peacock WJ, Dennis ES: A hemoglobin from plants homologous to truncated hemoglobins of microorganism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1, 98:10119-10124.
  22. Moens L, Vanfleteren J, Van de Peer Y, Peeters K, Kapp O, Czeluzniak J, Goodman M, Blaxter M, Vinogradov S: Globins in nonvertebrate species: dispersal by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and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Mol Biol Evol 1996, 13:324-333.
  23. Breitbart M, Felts B, Kelley S, Mahaffy JM, Nulton J, Salamon P, Rohwer F: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near-shore marine-sediment viral community.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4, 271:565-574.
  24. Gelvin SB: Agrobacterium-mediated plant transformation: the biology behind the "gene-jockeying" tool.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03, 67:16-37, table of contents.
  25. Robertson HM: The mariner transposable element is widespread in insects. Nature 1993, 362:241-245.
  26. Robertson HM: Multiple Mariner transposons in flatworms and hydras are related to those of insects. J Hered 1997, 88:195-201.
  27. Lampe DJ, Grant TE, Robertson HM: Factors affecting transposition of the Himar1 mariner transposon in vitro. Genetics 1998, 149:179-187.
  28. Akerley BJ, Rubin EJ, Camilli A, Lampe DJ, Robertson HM, Mekalanos JJ: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genes by in vitro mariner mutagenesi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8, 95:8927-8932.
  29. Toro N: Bacteria and Archaea Group II introns: additional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in the environment. Environ Microbiol 2003, 5:143-151.
  30. Shub DA, Gott JM, Xu MQ, Lang BF, Michel F, Tomaschewski J, Pedersen-Lane J, Belfort M: Structural conservation among three homologous introns of bacteriophage T4 and the group I introns of eukaryot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8, 85:1151-1155.
  31. Goodrich-Blair H, Scarlato V, Gott JM, Xu MQ, Shub DA: A self-splicing group I intron in the DNA polymerase gene of Bacillus subtilis bacteriophage SPO1. Cell 1990, 63:417-424.
  32. Sandegren L, Sjoberg BM: Distribution, sequence homology, and homing of group I introns among T-even-like bacteriophages: evidence for recent transfer of old introns. J Biol Chem 2004, 279:22218-22227.
  33. Khush GS: Green revolution: the way forward. Nat Rev Genet 2001, 2:815-822.
  34. Quist D, Chapela IH: Transgenic DNA introgressed into traditional maize landraces in Oaxaca, Mexico. Nature 2001, 414:541-543.
  35. Wisniewski JP, Frangne N, Massonneau A, Dumas C: Between myth and reality: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an example of a sizeable scientific controversy. Biochimie 2002, 84:1095-1103.
  36. Papa R, Gepts P: Asymmetry of gene flow and differential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molecular diversity in wild and domesticated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from Mesoamerica. Theor Appl Genet 2003, 106:239-250.
  37. Coulibaly S, Pasquet RS, Papa R, Gepts P: AFLP analysis of the phenetic organiz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Vigna unguiculataL. Walp. reveals extensive gene flow between wild and domesticated types. Theor Appl Genet 2002, 104:358-366.
  38. Leonard JA, Wayne RK, Wheeler J, Valadez R, Guillen S, Vila C: Ancient DNA evidence for Old World origin of New World dogs. Science 2002, 298:1613-1616.
  39. Salamini F, Ozkan H, Brandolini A, Schafer-Pregl R, Martin W: Genetics and geography of wild cereal domestication in the near east. Nat Rev Genet 2002, 3:429-441.
  40. Drake JM, Lodge DM: Global hot spots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evaluating options for ballast-water management.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4, 271:575-580.
  41. Courchamp F, Chapuis JL, Pascal M: Mammal invaders on islands: impact, control and control impact. Biol Rev Camb Philos Soc 2003, 78:347-383.
  42. Stachowicz JJ, Terwin JR, Whitlatch RB, Osman RW: Linking climate change and biological invasions: Ocean warming facilitates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vas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2, 99:15497-15500.
  43. Kennedy TA, Naeem S, Howe KM, Knops JM, Tilman D, Reich P: Biodiversity as a barrier to ecological invasion. Nature 2002, 417:636-638.
  44. Garcia-Ramos G, Rodriguez D: Evolutionary speed of species invasions. Evolution Int J Org Evolution 2002, 56:661-668.
  45. Huby M, Griffon L, Moureaux S, De Rochambeau H, Danchin-Burge C, Verrier E: Genetic variability of six French meat sheep breeds in relation to their genetic management. Genet Sel Evol 2003, 35:637-655.
  46. Danchin A: From protein sequence to function. Curr Opin Struct Biol 1999, 9:363-367.
  47. von Neumann J: 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reed 1979 ).
  48. Saetre P, Lindberg J, Leonard JA, Olsson K, Pettersson U, Ellegren H, Bergstrom TF, Vila C, Jazin E: From wild wolf to domestic dog: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the brain. Brain Res Mol Brain Res 2004, 126:198-206.

  资料链接

  国外转基因方面的政策法规介绍

  欧盟国家由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原因,一直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作物持抵制态度。1998年10月以来,欧盟以转基因 产品的安全性不能得到科学证明为由,冻结了新的转基因产品的上市。直到2002年12月初,欧盟各国环境部长才同意接受新的 转基因标识和追溯条例。意味着欧盟一直向转基因产品紧闭的大门终于有了些许的松动。2003年7月22日,欧盟农业部长理事 会通过了新的转基因产品条例,为取消欧盟4年多来对转基因产品“事实上的禁令”铺平了道路。

  美国则对转基因农业一直采取鼓励发展、大力扶持的政策。早在199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公开声明转基因食品的安 全性无需担忧,更无需进行专门的管制。但美国仍比较注重转基因产品的监管,2001年1月出台了《转基因食品管理草案》,强 制性地要求制造商必须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至少120天,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出申请,以确认此类食品与相 应的传统产品相比具有同等的安全性。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历史事件(1991-2002)

  1991年 美国颁布遗传工程生物田间试验的条例(ABRAC)。

  Jaynes实验室将天蚕素B及两种人工合成的杀菌肽基因转入烟草,经青枯菌接种,发现转基因烟草发病延迟,病情指数 及死亡率降低。

  1992年 我国首先在大田生产上种植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烟草,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转基因小麦出现。

  1993年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评价的概念与原则”。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颁布转基因生物体的审批程序。

  12月原国家科委颁发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994年 转基因大麦出现。

  一种转基因西红柿最先获准上市。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

  基因改造食物自1995年推出市场。

  1996年 我国农业部颁有《农业生产基因技术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但该办法中没有涉及进口农产品。

  1997年 我国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欧洲议会于1997年5月15日通过了《新食品规程》的决议,规定欧盟成员国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必需要有GMO的标 签,这包括所有转基因食品或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标签内容应包括:GMO的来源、过敏性、伦理学考虑、不同于传统食品(成 分、营养价值、效果)等。

  1998年 为实现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而组建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

  3月,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了一项由美国农业部和DPL(Delta and Pine Land)公司联合申请的所谓“终结者”技术专利,“终结者”技术获得专利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4月,欧盟暂停批准15个成员国经营新的转基因食品。

  8月,Pusztai事件:英国阿伯丁的罗威特研究所Rowett研究所

  有位普兹泰(Pusztai)博士,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土豆喂大鼠,1998年秋天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 大鼠食用了这种土豆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到了破坏。此事首次引起国际轰动。

  9月1日欧盟增设了标签指南,规定来自于转基因豆类和玉米的食品(目前不包括食品添加剂如大豆卵磷脂)必须标签。

  11月孟山都公司在印度的两块转基因试验田被烧。

  法国毁掉转基因油菜。

  英国发生了狂摔超市内的转基因食品事件。

  出于保护玉米遗传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墨西哥政府便已禁止人民种植基因玉米。

  1999年 1月,奥地利第二大连锁超市SPARD在全球第一个宣布其所有商品将标注“不含基因改性成份”字样。

  2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对管制遗传工程体植物和商业使用法规90/220/EEC的修正案,进一步加强了对转基因作 物管制;同时对准备进行转基因作物田间释放的公司规定了更严格的公司责任条款,并强制有关公司购买保险。

  2月,印度高等法院宣布暂时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直至作出最终裁决。

  4月,英国最大的超市Tesco也宣布停止出售转基因食品。

  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 杂草上,用马利筋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1999年夏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们对帝王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结论是,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 帝王蝶并无威胁。

  俄罗斯从1999年7月1日起开始对转基因食品建立州政府登记制度。

  10月,泰国经济政策委员会宣布禁止基因改性的种子作为商业的应用(可进口用于研究),直至作出最终裁决。

  10月,孟山都公司总裁夏皮罗致函洛克菲勒总裁康韦,正式宣布孟山都公司将不把种子不育技术(即“终结者”技术)商业 化,他们称该技术为“基因保护系统”,而“终结者”不过是别人给起的一个可怕的绰号。但夏皮罗在这封公开信中宣称孟山都公司 已研制了另一项基因保护技术,它能使通过生物技术赋予作物的某些特殊优良性状失活,即所谓“特殊性状的遗传利用限制技术” (T-Gurt)。农民如果需要具有某种特殊性状的种子,如耐盐或耐旱,则要到有关公司去购买专卖的化学品喷洒种子,使种子 活化(即具备)这种性状,否则,种子则不表现为耐盐或耐旱能力。T-Gurt种子与终结者种子根本的不同是种子本身还是活 的。

  这一技术得到部分科学家们谨慎的欢迎,认为该技术既能保护知识产权,又相对缓和得多。

  12月美国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发现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用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土壤。

  英国最大的两家食品生产商高利公司(Unilever)和雀巢公司(Nestle)也宣布将停止使用基因改性成份。

  2000年 1月通过了《卡塔赫那生物安全议定书》,确立了处理生物安全问题的国际法律框架。

  1月29日由联合国主持的130个国家参加的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经过激烈争论,

  会议达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生物安全协定书》。

  2月28日到3月1日,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召开了有关健康和转基因食品的大会。 OECD的许多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得出的结论是“许多科学文献中都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有许多人正在食用转基因食品 (特别是在北美和中国),并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从理论上来说,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所可能有的长期影响还没有被检测出 来,因为这种食品仅存在了还不到十年。”

  3月26日美国爆发反基因改造食品大示威,3500人趁"生物2000年"大会开幕典礼在波士顿举行之际,走上街头展 开大规模游行。

  第二届八国首脑会议于2000年7月在日本冲绳召开,八国领导人还进一步意识到建立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食品安全法规的 重要性,认可了药典委员会提出的《食品安全国际通用原则》。

  5月17日说,英国的一些农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种植了转基因物质污染的油菜籽。

  9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对诸如转基因甘蔗这类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种植后会对农田里的鸟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 和研究,英格兰的人口生态学教授廉姆·萨瑟兰德,由出示的统计得出结论,在过去25年间,英国的鸟类数量已下降了90%以 上,最新的杀手是:转基因。

  9月,英国政府做出决定,农民暂时不得种植含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

  9月,在美国发现数百万计的一种快餐包装外壳需要重新回收,因为这种包装外壳被Aventis谷类作物污染了,这种作 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而在此之前的五月份,加拿大种子出口商Adventa种子公司恰巧把作为油料作物的转基因油菜种子出口 到瑞典和英国。

  德国位于弗赖堡的一家生物晶片公司Genes-canEuropeAG所发明的晶片,可以供食品商或者消费者测试产品 是否含有基因重组物质。

  开始在美国三个州和加拿大进行的田间试验,据说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斑蝶并不构成威胁。

  澳大利亚制定了《基因法》,设立了基因技术执行长官,负责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及其管理事务。

  一种名为“星联”的基因改造粟米被发现混入了加工食物中,由于“星联”粟米可能导致致敏反应,因此引发全球的回收潮, 涉及三百多种含有粟米的产品。

  2001年 1月,包括我国在内的113个国家在加拿大签署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

  美国于1月出台了“转基因食品管理草案”。强制性地要求制造商必须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至少120天,向美国食品与 药品管理署(FDA)提出申请,以确认此类食品与相应的传统产品相比具有同等的安全性。

  欧盟通过新法案,要求所有转基因食品、种子、饲料和药品必须有明显标签。

   4月,日本对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识制度正式实施。

  欧盟委员会于7月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并要求对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实行代码跟踪管理。

  美国广播公司6月所作的民意测验表明,52%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宜食用,35%的人认为可以放心食用。

  法国农民联盟要求政府在8月12日以前销毁所有法国境内的转基因试验田,由于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他们从8月22日发 动示威者侵入试验田,将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尽数拔除。示威者的破坏行动虽然将面临司法追究,但是也在欧洲掀起对转基因食品的辩 论风潮。

  8月下旬,法国发生了几起摧毁转基因作物的事件。法国农民协会、绿党和反全球化组织ATTAC的100多名成员,手持 镰刀、砍柴刀,先后在法国南方三省摧毁了几块转基因玉米试验田,他们在田头竖起“转基因=危险+污染”、“对转基因说不”等 标语牌。

  我国官员常汝镇在审阅国内某研究单位一位研究人员的稿件时就惊讶地发现,该研究人员未经主管部门批准,自行引进阿根廷 的转基因大豆,并分发到其他单位试种。

  10月,巴西政府焚烧了一批转基因大豆。

  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1月29日,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两名美国研究人员的文章,声称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 尚未证实可供人食用的基因工程玉米污染。

  年底,经德国四家机构共同研究,从饲喂3种转基因作物饲料的鸡身上,分别检测出了3种转基因的功能片段。

  2002年 2月,美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卡夫食品公司开始遭遇来自公众的压力。一个绿色健康组织强烈要求该公司去除其产品中的转基因配料。

  2月,英国政府环境顾问"英国自然"提交的一份报告中,

  特意描述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的威胁。

  3月,巴西警方焚烧转基因大豆表明政府立场。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联合会确定: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有权知。即所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 白。

  3月20日起,凡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玉米及其制品若属转基因生物, 必须进行标识。

  4月初,北京检疫部门对进口的炸鸡粉进行检测,确定十多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含有转基因玉米成分。

  6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 BBC )推出一部渲染转基因作物基因污染的电视剧《金色麦田》( FIELDS OF GOLD )。

  年初,在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还通过授粉的方式,漂流到了生产有机食品的农田当中。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有机食品理 事会状告孟山都公司和阿凡迪斯公司,要求这两家来自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公司赔偿损失。

  阿凡迪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星联”转基因玉米,由于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美国环保局仅批准其用于动物饲料,禁止其用 于食品生产。但是,2000年9月及随后进行的检测却发现,

  许多玉米食品中竟然含有星联。2002年3月,阿凡迪斯为消费者的集体诉讼支付了900万美元。此外,为回收市场上可 能含有星联的300多种食品,阿凡迪斯和相关保险公司支付了约10亿美元。

  6月加拿大《自然生物技术》称,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是研制出绝育的转基因作物,阻止基因漂流。

  6月3日,“绿色和平”与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北京举行“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会 上,“绿色和平”以其名义发布了《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报告》,称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6月4日《中国日报》上发表了题为“GMCottonDamageEnvironment(转基因抗虫棉破坏环境)” 的文章。

  6月4日“绿色和平”组织也于当天在其网站上刊登了国家环保总局下属南京环科所、绿色和平组织顾问薛达元先生长达26 页的英文报告。报告称,中国从美国孟山度公司引进播种的转基因Bt棉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两位科学家认为这 一结论是错误并带有偏见的。对此目前尚有争论。

  7月3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标签和可跟踪性提案。

  7月15日,上海市规定,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都应当进行标识。

  11月12日美国农业部宣布隔离了100万斗的大豆,因为这批食用的大豆被含有药物化学品的转基因玉米所污染。

  来源:http://www.foodsafety.org.cn

本文已被阅读:980次

accueil